广西摄影家协会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
留“心”出“新”,镜写黄山

Http://www.gxpa.net| 2011-11-9 16:21| 查看: 857| 评论: 0

摘要: 我少年时看到最美的风光照片就是关于黄山的,她如神灵般启迪我对大自然美的认知,激发少年的情怀。我的剪贴本上最早的一张照片就是一棵黄山松的黑白片,少年喜爱遒劲之势,写下风的声音。我爱风光摄影,而黄山的风光 ...

我少年时看到最美的风光照片就是关于黄山的,她如神灵般启迪我对大自然美的认知,激发少年的情怀。我的剪贴本上最早的一张照片就是一棵黄山松的黑白片,少年喜爱遒劲之势,写下风的声音。我爱风光摄影,而黄山的风光更是我魂牵梦绕之地。去黄山,为摄影,看不尽日出日落,听不尽林间的阵阵涛声。从那时起,我领悟到,风光摄影就是要有一种对自然宗教般的虔诚。

2010年清明节过后,我又一次来到黄山,随着天气的阴雨变化,一等就是好几天。等到天气终于有了点变化,头顶不断出现亮光,说明云层不厚,太阳随时能出来。我冒雨背上摄影器材来到清凉台,三脚架准备就绪。大概一小时左右,仿佛黑夜里点燃了一把火炬,天空明亮起来,身后有了温暖。云雾慢慢消散,像轻纱被仙子收走,山头终于露出真颜。但天空还在淅淅沥沥,我把伞用脖子夹住,开始构图调焦。等到我一切调整完毕,云雾又涌上来,什么也看不到。我一手拿测光表,一手捏快门线,耐心等待云雾慢慢隐退。这时,由于我双脚站在清凉台上,影子投向山下的云雾,形成“佛光”。等到画面中各个关系尽量完美之时,我屏住呼吸按下了快门。如此一番获得的图像《境界》,在首届黄山国际风光摄影大展中获得金质收藏作品,得到专家的好评,说这幅作品中不仅涵盖了黄山的精华——云雾、奇松、怪石和佛光,还能看到拍摄者的一种心境。

听闻黄山连续大规模举办摄影大展(征稿启事请见本报10月18日7版),作为一名获奖作者,我倍感创新的重要性。由于黄山拍摄景点基本固定,角度选择受局限,画面雷同的绝非少数。即使模仿拍出的作品能够赶上或超过那些经典照片,也有先入为主的问题。如何开辟出一条新路?在我看来,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选择新的角度尤为重要。摄影人最好能够避开目前旅游的景点,找到特殊气候下容易出彩的地方;即使选择在固定景点拍照,也要尽量避开一眼就能认出“出处”的大场景。在选景构图上体现自己的主张,少模仿,否则很难进入评委视野,评选就是找出不一样的作品。在日常天气下,可以利用明暗、光影找到景物之间的关系,利用摄影技法把平常景物拍出新意:都用数码相机,那不妨试试胶片,感觉可能会不一样;如果人人都选择彩色,一张黑白就会受到关爱。擅长人文题材的影友,可以避重就轻,把握人与环境的关系。只要是新鲜的,就是有生命的,就是评委和观者都会选择的。


来源: 互联网   编辑: 韦文荣

最新评论

手机版|Archiver|广西摄影家协会网 |

GMT+8, 2013-4-13 07:28 , Processed in 0.080473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X2.5

© 2001-2012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