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照片的好坏,取决於观景窗后面的脑袋” 网路上流传着一句话,“照片的好坏,取决於观景窗后面的脑袋”,还真空泛的一句话。这边只告诉你答案,没有教会你该如何思考。前辈也常说,“多看看别人的作品,就会进步”,还是一样空洞,只不过转个弯骂你笨,并没有告诉你,该如何检讨自己。机身的好坏,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,虽然他可以改变很多事,但是,每个人都想追求的构图,绝对是优先於机身需要考虑的。构图,除了书上写的内容以外,他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-“人”。 为相片添加情感 – 加入“人”的元素 如前面所述,人的观察多变,不可能照相时还想着书本的教条、还惦记着前辈的教诲。而摄影的价值是瞬间,更不可能用期待的心,去预测接下来的景物出现,若真如此,那只能称为纪录了。凡是加入人的因素来讨论事情时,一切都变得复杂、一切也变得简单。复杂的地方在於,一百种人有一百种case,不可能完全满足,简单的地方则是,搞定自己就好,因为只有你懂自己。 认真想想你需要甚么的“装备” 想想看自己,喜欢观察什么、喜欢注意什么,什么事物会引起你的兴趣、什么声音即使细微也能听的一清二楚,瞭解以后,再重新检视自己的设备,就会知道,明明喜欢的是大山大海,确买了一颗70-200mm望远镜,相对就不容易拍出自己想要的广阔感,又明明知道自己喜欢的是拍美食,确买了一颗16-35mm广角镜,相对的也不容易拍出自己想要的精緻感。但是,让我们再仔细思考,不代表70-200mm就拍不出广阔感,也不是16-35mm就无法让人食指大动,只是不懂如何好好使用他,使用70-200mm拍出汪洋中的一艘船,其无边无际的广阔感,油然而生,使用16-35mm将美食与满足的表情一起拍下,其甜蜜滋味,不言而喻。 设备有限,想像力无限 不要依赖镜头给我们的感觉,也不要执着自己对于景物的欲望。首先,好好的了解自己想要拍摄的是什么、怎么观察的、何时会想抓住那个瞬间,选出对的视角,也就是选出对的镜头(焦段),可以让你完美表现自己的美感。再来,不要急于追求某个你观察到的事物,因为设备有限,想像力无限,好好运用手上的相机,将想拍摄但又无法拍摄的瞬间,换个故事,表现出来! |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© 2003-2012 Comsenz Inc.